“五一”小長假期間,外出時如何做好健康防護?出行要重點關注哪些方面?文明安全游玩注意哪些事項?權威提示來了!
一圖讀懂【面對疫情,心理防護不能缺位!四招帶您走出心理困境】
4月15日,抖音、今日頭條、快手、知乎、百家號等多家平臺宣布,將上線顯示用戶IP屬地功能。
一段視頻、一段語音未必是真人拍攝或者錄制。在你不知道的手機App后臺、支付界面、門禁閘機,或許有人正在盜刷你的臉……去年以來,多地發生“變臉”詐騙案。
今天(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可見于從青少年到老年的各個年齡段,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
日前,家住浙江省寧波市海曙西門街道的王阿姨接到了一個自稱是上海公安局“警察”的電話。
來源:寧波公安微信公眾號
5月31日,一位網友在網上發布信息稱,北京三里屯有保安堅持要求其出示48小時內核酸證明,對24小時內的核酸證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警方人士稱,“網上傳的都是謠言,屬于以訛傳訛!
來源:@紅星新聞
1月28日,一則#拱墅區#封控點,全區共有27個隔離點”的消息在網上廣泛流傳,經區防控辦核實,該消息不實。
來源:拱墅發布
1月25日,河南安陽首批兩例奧密克戎感染病例治愈出院。1月8日以來,安陽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64例,為
來源:新華社(記者顧天成、李恒)
最近,一條“微信新群規,群主責任大,小心被判刑”的消息在社交平臺傳播,甚至有傳言稱“群里出現違法信息
來源:上海網絡辟謠
5月27日,上海檢察機關對在疫情防控期間假借社區團購、招募方艙志愿者等名目實施詐騙的7起案件和1起哄抬物價
5月27日,一則廣東佛山“被收養流浪貓協助警方破案獲獎”的消息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并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來源:中國青年報
隨著隱私保護意識的提升,大家對于電話、地址、身份證信息這種看得見的隱私已經格外在意.
來源:央視網
吸煙會影響顏值嗎?
來源:科學辟謠平臺
哌甲酯其實是我國嚴管的第一類精神藥物,臨床上用于治療“多動癥”。
來源:科普中國
但也有人疑惑,這樣減肥科學嗎?會不會給身體帶來傷害?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辟謠矩陣
媒體集群
微博集群
微信集群
單位集群
05
03
02
01
12
整體失實
事件本身系子虛烏有,造謠者主觀臆斷,并通過多種途徑傳播
捏造細節
捏造細節使整個事件被扭曲,歪曲輿論導向
圖文不符
通過錯誤的圖文搭誤導他人,配圖與事實嚴重不符
夸大事實
在描述中對事實夸大其詞誤導他人,選用驚悚等語匯進行誤導
過期信息
將已得到解決的事件作為新消息發布,并略去已有結果
信息殘缺
隱藏部分事實,以不完整的信息誤導他人